惊天骗局!起底“派币对接银行”的割韭菜黑幕
手机点一点,财富自由近在眼前?
醒醒吧,你点的不是金币,是骗子设好的陷阱!
“赶紧囤币!派币马上要对接四大行了!”
“现在入场就是躺赚,银行兑换窗口一开,价格至少翻百倍!”
最近,派币(Pi Network) 的社群和短视频平台突然被这类消息刷屏。煞有介事的“合作协议截图”、自称“内部人士”的暴富承诺,让无数人热血沸腾,甚至有人抵押房产重仓入场。
但真相究竟如何?派币真能摇身一变成为“银行认证货币”?
我走访了金融监管人士、技术专家与受骗者,得到的答案令人脊背发凉
银行合作?金融监管的“死亡通知书”早写好了!
“任何宣称虚拟货币与银行合作的行为,都是挑战国家金融安全的红线。”一位银行风控负责人斩钉截铁地说。
事实再清晰不过:
- 2017年央行等七部委
已明确定性: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严禁金融机构参与;
- 2024年欧盟
将派币列入“高风险资产”清单,美国监管机构启动证券合规调查;
-
国内四大行多次辟谣:从未与派币有任何合作,网传“对接协议”均系伪造。
更讽刺的是,派币APP已被微信、支付宝、手机银行等集体封杀,标注为“高危诈骗软件”——连正常支付都禁止,谈何银行兑换?
传销式裂变:你以为在挖矿,其实在当“人肉提款机”
派币最蛊惑人心的口号是“0成本挖矿”:每天点一次手机就能“产币”。但深入其机制,一套精心设计的传销架构浮出水面:
- 拉人头才是核心
用户通过邀请码发展下线,建立“安全圈”提升算力,上线直接抽成下线收益;
- 层级超30级
南通警方侦破案件中,派币传销网络层级高达30级,涉案金额3.2亿元;
- 87.6%的参与者亏损超5万元
公安部“猎狐行动”数据显示,绝大多数人血本无归。
“开会割韭菜”的套路更触目惊心:所谓“派币大佬”收取数百元门票组织线下集会,前半场吹嘘“一枚币值31万美金”,后半场直接推销天价三无产品:保健床垫、能量水杯、量子项链…一场会议轻松卷走几十万。
技术骗局:代码都没写全的“空气币”
派币宣称采用“恒星共识协议”(SCP)构建去中心化网络,但技术拆解后漏洞百出:
- 伪区块链架构
杭州互联网法院判决书证实:派币数据全存于阿里云新加坡服务器,根本没有分布式节点;
- 后台随意篡改余额
安全机构检测发现,项目方可任意修改用户账户数据,所谓“挖矿收益”实为虚拟数字;
- 日均CPU占用仅0.3%
斯坦福大学检测报告揭露,APP几乎未进行有效哈希计算,纯属“表演式挖矿”。
更荒唐的是,派币总量高达1000亿枚,且无锁仓机制。主网上线当天价格暴跌65%,千亿市值瞬间蒸发——项目方早已提前抛售,留散户在废墟中哀嚎。
血泪教训:那些被派币摧毁的人生
老陈(化名),52岁,失业工人
“离婚后我把30万积蓄全买了派币,天天盯着手机等暴涨。现在币价跌到几分钱,连电费都赚不回…工作丢了,只能借酒消愁。”
李阿姨,退休教师
被线下会议忽悠,花8万买“派币生态链”的磁疗仪,后来发现是义乌批发价30元的贴牌货。
这些故事并非孤例。南通、永安警方已破获多起派币诈骗案,抓捕团伙成员时,发现其账户资金早通过比特币洗钱转移境外。
监管重拳:虚拟货币骗局末日已至!
法律利剑正在落下:
- 2024年最高法院典型案例
利用虚拟货币组织传销属刑事犯罪,主犯最高判刑11年;
- 虚拟货币财产属性获司法确认
涉案赃款追缴后直接没收,上缴国库;
- 区块链溯源技术
警方通过UTXO链上追踪,已能锁定混币洗钱路径。
一位经侦警察的忠告振聋发聩:
“传销币的生存逻辑,就是不断编造新谎言掩盖旧谎言。 从‘主网上线’到‘银行对接’,再到‘国家背书’…击鼓传花的鼓声停下时,99%的人注定是牺牲品。”
暴富神话有毒,清醒才能自救
派币的崩盘早已注定:它既违背了区块链技术本质(代码未开源、节点中心化),又触犯金融安全底线(无限增发、操纵市场),更践踏法律红线(三级分销、跨境洗钱)。
当你在手机屏幕上点下“挖矿”按钮时,不妨记住这组数据:
真正靠派币致富的只有0.02%的顶层操盘手,而87.6%的参与者损失超5万元——其中不乏借钱押注的普通人。
真正的财富,永远不会诞生于每日一次的虚假点击中。

扫一扫,加入QQ群,预警项目,提前知晓项目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