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股民的炒股日记
记录分享炒股历程

崩盘倒计时!聚币交易所力推5M互助盘,照搬3M模式,项目方磨刀霍霍待收割!

 

最近,不少资金盘接连崩盘,一些交易所也纷纷跑路。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聚币交易所,它最近在大力推广一个叫5M生态协议的项目,号称有JU平台币百倍托底,还由3M资金盘的传奇团队操盘,要打造万盘归一的生态。但这很可能是项目加速走向终结的信号,大家可得赶紧远离。要是交易所真正规,怎么会自己打造并力推类似3M的项目呢?

先说说这个5M生态协议,里面的坑可不小。它宣称当日收益能到3%,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兑现的,毕竟这么高的收益,谁也兑付不了。

再来看看它所谓的收益逻辑“四重奏”:

第一,日化3%,这本质就是印钞机模式。投入90JU本金,25小时后再投0.6JU,就能得到1.8JU的收益,本金也会返还。但这其实就是用新投入的钱来产生收益,根本不是什么经过智能合约计算的财富齿轮,更像是一场赌博。

第二,说有保险兜底。声称一旦亏损,30%本金秒速返还,70%转化为JU算力。可这根本不能保证资金安全,不过是吸引人的幌子。

第三,号称随进随出,无需重构动态自新。但实际情况可没这么简单。

第四,推广裂变能拿收益,推的人越多,层级越高,收益越多。这其实就是在诱导大家拉人头,而非关注项目本身价值。

从经济模型来看,它就是庞氏结构加传销机制,注定会崩盘。

1. 收益不可持续。日收益3%,年化就是1095%,远远超出合理范围,全靠新用户的资金来支付旧用户的利息,一旦新用户增长放缓,系统立马就会崩溃。而且用户要回本得重复操作50次,期间平台很可能会找各种借口不让提现,或者要求复投才能解锁收益,本金就会被套牢。

2. 多级传销加速泡沫破裂。奖金分配有直推奖和层级见点奖,形成了6级分销体系。这种机制会让用户疯狂拉人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底层用户增长乏力时,平台就会冻结账户或者卷款跑路。之前布鲁交易所、艾菲克斯AIfeex平台就是例子,底层用户和小团队长基本都血本无归。

在技术层面,所谓的保险池和链上操作也有问题。

1. JuTrust保险池其实是资金池骗局。宣称的“30%现金+70%算力托底”没有真实抵押,保险池的资金没在链上锁定,而是进了交易所控制的钱包,随时可能被转移,真到挤兑的时候,根本没钱兑付。

2. 链上互助端存在风险。用户转入资金的地址并非智能合约,而是交易所的托管地址,聚币之前就有过篡改后台数据、伪造交易记录的情况。

运营方面也风险重重。

1. 提现受限,有软跑路的迹象。规则说本金随进随出,但实际提现时,小额可能到账,大额就得排队7-30天,还收高额手续费。近期不少类似项目就以系统升级、黑客攻击为由暂停提现,其实是在为跑路做准备。

2. 层级奖励涉及传销,参与者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

从历史规律看,聚币操盘团队已经运作过多次资金盘,项目生命周期通常是3-6个月。这个5M协议刚上线不久,现在已经进入高危崩盘期了。而且崩盘前的典型信号都出现了,比如密集推广拉人给大奖、关联项目上线分流资金、社群禁言质疑者等,还在国内外频繁开大会号召入金,这些都是跑路前的惯用手法。

再看看聚币交易所其他项目的情况,MINI-IPO板块很多项目都没了,RWA创业板的RWT跌得很惨,核心的AIC和BTCF也已是强弩之末,这可能就是聚币急于推出5M的原因,因为资金池里的资金急剧减少,需要新的资金来刺激。

5M模仿的是3M资金盘,3M当年坑了不少人,这次聚币还说是原团队操刀,说白了就是明着告诉大家这是资金盘。正经的头部交易所可不会这么做,它们更注重长久经营。

总之,5M协议根本不是什么技术创新,就是聚币又一次推出的资金盘。历史数据显示,这类项目在2025年8-9月崩盘的概率超过90%,赶紧撤离才是明智之举。那些参与的团队长也别抱有幻想,除了核心人员,其他人最终都可能成为被收割的韭菜。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请勿拿养老钱或者借款参与任何投资理财项目。

电报群二维码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