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股民的炒股日记
记录分享炒股历程

黑幕:聚币抛售近千万枚代币,收割1.2亿,一天暴跌70%,回购就是诈骗,归零才是终点。

聚币在一天暴跌70%,5M崩盘,副总裁被抓,限制提现的全面收割情况下,宣布要重拳出击了。

这个重拳,就是回购。

%title插图%num

回购销毁。

这是币圈传销币的老套路,按道理在总量限定的情况下,是利好的。

但是币圈是不讲道理的,利好也就成为收割的工具。

所以在币圈,所谓的回购,基本上可以说99%都是把散户的智商拍在地板疯狂摩擦。

就算是主流币,近半年小编就见过几十个发公告说要回购的,币价也确实在回购初期有一定的起伏拉盘,但其后,又是无限的下跌。

我给大家举个近半年比较有名的例子,OM。

OM在过去两年内,上涨了上千倍,今年3-4月份崩盘暴跌,一天跌幅90%,其后团队发布了所谓的“回购计划”,并声明团队“未抛售”。

%title插图%num

未崩盘时,OM这个项目是非常火的,甚至一度登上了主流圈子,也是RWA板块的明星项目。

崩盘后,即使有所谓的回购计划,项目方发各种利好,但币价仍旧是没有任何反转。

%title插图%num

其实不光是OM,币圈有无数个这种情况。

在光鲜亮丽,拉盘时,一切都是美好的,一旦收割,一切都变成丑恶的,并且再也不可能回到美好。

因为钱难赚,被圈走了,就是彻底易手,这就是资本的二次换手,此局即终局。

其实JU的情况跟这个OM是很像的。

再来说说这个所谓的币圈回购销毁套路。

币圈有没有真正的回购销毁,真正做事的项目呢?

有,唯二是BNB和最近的OKB,它们都是年度和季度的销毁计划,比如这次OKB就销毁了6000多万枚代币,剩下2100万枚;BNB也每季度都在回购销毁。

它们的销毁,是基于平台每季度的利润,是真金白银从市场回购拿去销毁的,而且作为头部平台,币安和欧意的平台币确实有足够的需求。

有需求,真实回购销毁,链上透明,加上数年的信仰和信心建立,才有了今天的OKB和BNB。

除此之外,好像市场上其他的回购销毁都是骗局。

为什么这么绝对呢?

我们去看所有的山寨代币,其实都是有局限性的用户和格局,格局导致用户体量的局限性,用户体量的局限性导致平台币的局限性。

简而言之,这么多年崩盘了无数的交易所,真正发展起来的只有欧意和币安,其他大部分都跑路了。

聚币就跑路了四次,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以前聚币也搞了个平台币叫JT,归零了,这次的JU也一样。

加密货币的回购销毁骗局是从最初的设计上就是有漏洞的,是专门用来忽悠韭菜的。

以JU币为例,总量是2亿枚,流通是2000多万枚,掌握在用户手里的量仅有不到300百万枚。

那么为什么总量不直接设置为总量2000万枚呢?

目的就是为了迷惑用户,在今天这个大利空的时候,发布这样一个所谓的利好。

说简单点,JU的总量是2000万,2亿,甚至20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流通率,JU的流通率连百分之十都没有,那么其他的90%都是随意销毁的。

其实最重要的是JU的供求并不平衡,除了少数人在玩,大部分币圈的人是不认了,而且永远不会认,这就是JU的上限。

有人在拿JU和比特币或BNB去对标的时候,就是忽略了这个事实。

所以JU币的回购销毁,根本上来说就是个笑话,这种剧本在币圈百试不爽,就是为了割韭菜。

本质上就是:左手回购,右手抛售,回购是假,抛售是真,销毁的都是操盘手手里的多余筹码,JU总量2亿,散户手里有几百万,剩下的都可供销毁。

可以比较明确的说,ju毫无价值,昨天20多美金,卖一个赚20,今天7美金,卖一个还是赚7美金,明天1,卖一个就赚1美金。

否则,为什么散户一直在抄底,利好也一直在发布,宣布回购这个大利好,这么多人抄底,币价还在跌呢。

这说明,散户的购买量,根本不及操盘团队的抛售。

%title插图%num

据有人爆料,从前天晚上开始,两天时间,JU大单卖出量达900多万枚,买入主要以小单和散户为主。

900多万,按照均价13去算,意味着聚币团队共套现大约1.2亿美金。

套现这么多,全靠前期的信仰积累和长期的拉盘效果,以及大饼效应。

聚币的运营很厉害,前期的筹备很充足,这场收割,预谋已久且效果显著,9月的聚币崩盘其实早已注定。

聚币要上纳斯达克?9月JU崩盘!跟项目谈恋爱的下场都很惨。

9月腰斩,10月崩盘,聚币交易所大战Coinup,黑幕曝光,狗咬狗一嘴毛。

这里是结束,也是另一个开始。

从此以后,大家一起来看JU币是如何忽悠韭菜抄底,并陷入巨大的螺旋下跌黑洞的。

拿走你的最后一枚钢镚,是刘源想干的事情。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