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块就能当非遗传承人,还能日赚 1.5%!”
退休教师张阿姨至今记得邻居发来的 “好消息”。2024 年底,一个名叫 “唯遗” 的平台在中老年朋友圈疯传:号称联合蜀绣、竹鞭等非遗传承人打造数字化商城,投资非遗项目就能坐享高额返利,最低 58 元就能入场。
抱着支持传统文化的念头,张阿姨先投了 500 元,果然每天收到 7.5 元返利。看到账户余额慢慢涨,她又追加了 10 万元养老钱 —— 这是她和老伴攒了一辈子的积蓄。
可到了 2025 年初,当她想提现给孙子交学费时,平台却弹出 “需 1:1 贡献值方可提现” 的提示。所谓 “贡献值”,说白了就是要拉新人入场。等张阿姨硬着头皮拉来 3 个亲戚后,“唯遗” APP 突然显示 “系统升级”,再打开时已彻底崩盘。
和张阿姨一样,全国有 5 万多名投资者被这场 “文化骗局” 收割,涉案金额高达 10 亿元。那些曾被奉为 “瑰宝” 的非遗项目,不过是操盘手精心设计的割韭菜工具。
拆解 “唯遗” 骗局:三步套牢,文化情怀成了致命诱饵
“唯遗” 的套路看似高级,实则每一步都精准踩中人性弱点,完美符合非法集资的 “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 四要件。
第一步:披 “文化外衣”,伪造可信度
操盘手深谙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心理,先是伪造与蜀绣传承人的合作协议,PS 非遗项目授权书,甚至制作虚假交易流水,把 “数字化非遗” 包装成 “响应文化强国政策” 的重点项目。
他们在 APP 里展示蜀绣制作过程、竹鞭工艺纪录片,还邀请 “伪专家” 直播解读 “非遗资产升值逻辑”,让投资者误以为自己是在做 “有情怀的稳健投资”。这种包装手法比直白的高息诱惑更具迷惑性,连不少年轻白领都深陷其中。
第二步:低门槛钓饵 + 高息诱惑,先喂糖再下套
58 元的 “入门级投资” 几乎没有心理门槛,再加上 “日息 1%-1.5%、月化 45%” 的夸张回报承诺 —— 要知道,正规银行理财年化收益不足 4%,即便是高风险的股票基金,也绝无可能达到如此收益。
为了让骗局更逼真,平台会对小额投资者放开提现,用 “即时到账” 的体验打消疑虑。就像福州 “东方非遗” 骗局中,骗子也是通过每日返现稳住投资者,等用户追加本金后再收网。“唯遗” 的受害者中,有近三成是先投几千元,看到返利后追加数万甚至数十万。
第三步:提现设卡逼 “拉新”,庞氏骗局露真容
当投资者想兑现收益时,“1:1 贡献值” 的陷阱彻底显现。贡献值只能通过邀请新用户注册投资获得,拉来 1 个投 1000 元的新人,才能获得 1000 贡献值,此时才能提现 1000 元本金及收益。
这种模式完全符合 “用新人资金支付旧投资者回报” 的庞氏骗局本质。随着拉新难度越来越大,资金池难以为继,操盘手便以 “系统升级”“数据维护” 为由关闭平台,卷款跑路。受害者的资金大多通过私人账户流转,追查难度极大。
法律定性:披着文化外衣的非法集资,已涉嫌犯罪
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第二条规定,“唯遗” 平台未经金融管理部门许可,以许诺高额回报为诱饵,通过网络向不特定公众吸收资金,已构成典型的非法集资行为。
从司法实践来看,类似案件早已明确判决标准。2022 年福州 “东方非遗” 骗局中,骗子以非遗产品为幌子吸收资金 1900 多万元,9 名被告人均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刑。而 “唯遗” 涉案金额达 10 亿元,远超 “数额巨大” 标准,操盘手或将面临更严厉的刑事处罚。
更值得警惕的是,“唯遗” 的运作模式还涉嫌传销。其通过层级奖励诱导用户拉新,形成金字塔式的利益结构,这与我国《禁止传销条例》中禁止的 “团队计酬” 模式完全吻合。参与拉新的投资者即便未获得高额收益,也可能因参与传销面临法律责任。
避坑指南:三招识破 “文化类” 资金盘陷阱
“唯遗” 并非个例,近年来 “非遗投资”“文物收藏” 等概念频繁被骗子利用。结合监管部门提示,记住这三点可精准避坑:
1. 查资质:非遗项目不搞 “全民投资”
正规非遗保护项目多由政府部门、公益组织或正规文化企业运作,不会通过 APP 向公众募集资金。遇到 “非遗 + 投资 + 返利” 的组合,直接登录当地文旅局官网查询合作机构,或拨打 12318 文化市场举报电话核实,一查便知真假。
2. 算收益:离谱回报必然是骗局
记住一个铁律:年化收益超过 6% 就要打问号,超过 8% 很危险,超过 10% 基本是骗局。“唯遗” 月化 45% 的回报,违背基本金融常识,本质就是用后入者的钱填前面的窟窿,崩盘是必然结果。
3. 看模式:要 “拉新” 的投资坚决不碰
凡是设置 “提现需拉人”“层级奖励”“团队分成” 等条件的,无论包装成什么概念,都是传销式骗局。根据法律规定,即便出于好意推荐亲友参与,若明知项目涉嫌非法集资仍放任其扩散,相关资金也会被计入犯罪数额,可能承担连带责任。
紧急提醒:被骗后这样做,还有机会挽损!
如果已经参与 “唯遗” 或类似项目,务必做好这两件事:
-
保存证据立即报案
:整理好转账记录、聊天截图、平台截图等,到户籍地或平台运营地公安机关报案,说明资金流向。虽然资金追回难度大,但及时报案能为警方追查争取时间,福州鼓楼法院就曾通过冻结赃款为受害者挽回损失。
-
警惕 “二次诈骗”
:不少骗子会冒充 “维权律师”“追款专员”,以 “帮你追回损失” 为由收取费用。记住:任何正规维权都不会提前收费,切勿再入新坑。
结语:文化当被敬畏,而非被用来收割
蜀绣的一针一线绣的是匠心,竹鞭的一编一织编的是传承,这些珍贵的非遗文化,不该成为骗子敛财的工具。
“唯遗” 的崩盘再次证明:所有以 “文化传承”“政策风口” 为噱头的高息投资,本质都是瞄准你本金的陷阱。真正的文化保护,是走进博物馆的欣赏,是对手艺人的支持,而不是在 APP 里点击 “投资” 按钮的幻想。
守住钱包,先守住理性 —— 毕竟,没有任何情怀值得用血汗钱来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