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金盘骗局的受害者名单里,宝妈和中老年人往往是最容易被盯上的群体—— 宝妈时间充裕、渴望增加家庭收入,中老年人缺乏金融知识、对 “稳赚不赔” 的项目没有抵抗力。而博股会恰恰抓住了这两类人的弱点,用 “公益 + 炒股” 的温情包装,收割了超万人的千万血汗钱,不少家庭因此陷入困境。
博股会的“收割流程” 设计得格外 “贴心”,第一步就是用公益拉近距离。平台会先建立 “宝妈创业群”“中老年养生投资群”,每天在群里分享育儿知识、养生常识,偶尔还会组织 “公益捐赠”—— 比如让会员捐几十元给山区儿童,平台再 “匹配捐赠” 同等金额(实际上这些钱根本没捐出去,只是走个过场)。这种操作让宝妈和老人觉得 “这个平台有爱心、靠得住”,逐渐放下戒备心。等到群里氛围足够融洽,“讲师” 就开始 “不经意” 地提起自己靠炒股赚钱的经历,晒出动辄几万的 “收益截图”,勾起大家的兴趣。
第二步是“洗脑式授课”,彻底攻破心理防线。博股会会邀请所谓的 “股市专家” 开展免费直播课,课程内容从基础的炒股知识讲到 “量化投资策略”,听起来专业又高深。但实际上,这些 “专家” 大多是花钱雇来的演员,连证券从业资格证都没有。他们在课上不断强调 “普通人自己炒股容易亏,跟着博股会的机构账户走才能稳赚”,还会举一些 “真实案例”—— 比如 “张阿姨投入 5 万,3 个月赚了 2 万”“李宝妈入会半年,已经能覆盖孩子的学费”。这些案例要么是编造的,要么是平台用 “小恩小惠” 收买的托,目的就是让受害者相信 “投入就能赚钱”。
第三步就是“收割”,让受害者主动把钱交出来。当群里的人被说得心动时,“讲师” 就会推出博股会的 “入会套餐”,从 3800 元的 “基础班” 到 29800 元的 “VIP 班” 不等,宣称 “投入越多,跟投的收益比例越高”。不少宝妈为了 “给孩子赚奶粉钱”,中老年人为了 “给养老加份保障”,毫不犹豫地拿出积蓄甚至借钱入会。可一旦交了钱,他们就会发现,所谓的 “机构跟投” 根本没有实质内容 —— 要么是让他们买一些风险极高的小盘股,要么是干脆没有任何操作,只偶尔更新一些伪造的 “盈利数据”。等到受害者想提现时,平台就会找各种理由推脱,比如 “需要达到一定收益门槛”“系统正在维护”,直到最后彻底失联。
海口就发生过一起几乎一模一样的骗局,涉案金额高达 1150 万元。当地的 “鑫股联盟” 也是用 “公益 + 炒股” 的套路,诱骗了 200 多名中老年人和宝妈,最终操盘手卷款跑路,大部分受害者的钱都没能追回。博股会现在的规模比 “鑫股联盟” 大得多,受害人数超万人,涉案资金保守估计过千万,一旦崩盘,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里必须提醒大家:宝妈和中老年人赚钱、存钱都不容易,遇到声称“公益 + 投资”“稳赚不赔” 的项目,一定要多留个心眼,最好先和家人商量,或者咨询银行、证监会等正规机构。如果已经不幸被骗,不要因为觉得 “丢人” 而沉默,一定要及时报警,只有联合更多受害者,才能提高追回损失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