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股民的炒股日记
记录分享炒股历程

拆解 “元气先锋” 水机骗局:一场瞄准老年人与退伍军人的财富收割战

“水机一响,黄金万两”“投入 10 万,一年变 38 万”—— 华夏水务旗下 “元气先锋” 项目的这些诱人话术,正在编织一张吞噬老年人与退伍军人养老金的庞氏大网。湖南退伍老兵王飞的遭遇并非个例,而是这场骗局中数十万受害者的缩影。当一台普通净水机被包装成 “治病神器” 与 “造富机器” 的结合体,背后暴露的不仅是诈骗团伙的贪婪,更折射出特定群体在金融骗局面前的脆弱性。本文将从骗局运作模式、违法本质、危害延伸及防范策略四个维度,全面拆解这场精心设计的财富陷阱。

骗局运作:三层套路构建 “财富幻象”

“元气先锋” 项目并非简单的产品诈骗,而是一套融合了虚假宣传、传销架构与庞氏机制的复合型骗局,其运作模式呈现出清晰的三层递进结构,精准击中目标群体的心理弱点。

第一层:产品神话 —— 用 “健康焦虑” 打开突破口

诈骗团伙深谙老年人对健康的重视与退伍军人的信任特质,将价值不足千元的普通净水机塑造成 “包治百病” 的神坛产品。讲师在封闭讲座中通过精心设计的 “科学实验”—— 如将普通水与 “元气水” 分别倒入装有墨水的烧杯,声称 “元气水” 能快速净化色素(实为简单过滤或化学反应),辅以 “解酒不上头、降血压治糖尿病” 等虚假疗效宣传,彻底击穿老年人的理性防线。这种手法与 2023 年连云港市破获的净水机诈骗案如出一辙,后者通过类似虚假实验诈骗全国近千名老年人 200 余万元,最终以诈骗罪定罪。

更具迷惑性的是,该项目为不同群体定制话术:对退伍军人强调 “军民共建项目”“国家扶持产业”,对普通老年人则主打 “子女孝心投资”“养老保障产品”。湖南受害者王飞正是被 “退伍军人优先参与” 的噱头吸引,在 “一台水机年赚 57.6 万” 的财富承诺下,先后投入十余万养老钱,包括 2.8 万押金和门面装修费用。

第二层:传销裂变 ——“拉人头” 构建金字塔网络

当受害者购买水机后,骗局立即转向传销模式。根据《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界定,“元气先锋” 项目完全符合传销行为的三大特征: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 2.8 万元押金获取加入资格(变相交纳费用);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人员数量作为奖励依据(拉一人充值 10 万可获 1 万元奖励);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业绩计算上线报酬(团队提成比例达 30%-50%)。

%title插图%num

这种架构设计极具诱惑力,许多受害者在初期获得小额 “返利” 后,开始主动拉拢亲友加入。王飞案例中提到的 “推荐水机并充值 10 万可获 1 万元奖励” 政策,实质就是典型的传销奖励机制。但当受害者实际推荐成功后,公司却以 “系统故障”“操作不当” 为由拒绝兑现,甚至私自篡改后台数据删除推荐记录,彻底暴露诈骗本质。

第三层:庞氏维系 —— 用新血填补旧窟窿

骗局的可持续性完全依赖 “拆东墙补西墙” 的庞氏机制。华夏水务并不依靠水机销售或饮用水服务盈利,而是将新投资者的押金和充值款,用于支付早期投资者的 “收益” 和诈骗团伙的挥霍。这种模式注定无法长久,一旦新加入者减少,资金链立即断裂。

目前已有大量受害者陷入 “投入 – 亏损 – 再投入” 的恶性循环。王飞遭遇的 “不充钱就不出水”“要拿回 2.8 万押金需先充 60 万” 的霸王条款,正是团伙在资金链紧张时采取的 “收割” 手段 —— 通过设置更高的资金门槛,逼迫受害者持续投入,同时筛选出仍有 “吸血” 价值的目标。这种手法与 2025 年爆雷的山屿海康养项目如出一辙,后者通过 “候鸟式旅居” 包装,吸收超 40 亿元资金,最终因无法维系庞氏循环而崩盘。

违法本质:空壳公司与失信实控人的风险隔离术

“元气先锋” 骗局能够持续运作,关键在于华夏水务构建了一套看似合法的公司外壳,通过资本操作与架构设计实现风险隔离,给受害者造成 “正规企业” 的假象。但剥开层层包装,其违法本质暴露无遗。

空壳化的运营主体

根据公开信息,华夏水务实缴资本仅 250 万元,参保人数仅 3 人,与其宣称的 “生态型水务集团公司” 身份严重不符。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该公司在 2025 年 3 月还以 “2025 年‘3・15’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承诺企业” 名义在中国经济网展示,宣称 “三年投资十亿用于研发”“独创双低频小分子团双氢技术”。这种虚假宣传不仅违反《广告法》第二十八条关于 “商品性能、功能与实际情况不符” 的禁止性规定,更涉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商业诋毁与虚假宣传。

对比广西融安县 2025 年 8 月查处的净水机骗局,后者商家同样通过 “买产品送旅游”“专车接送听课” 等方式诱导消费,最终被市场监管部门认定为欺诈行为并强制退款。而华夏水务凭借更完善的 “企业包装”,将诈骗规模扩大了数百倍,受害者遍布全国。

失信实控人的历史污点

该骗局的核心风险点在于实控人张紫星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俗称 “老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此类人员不得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等职务,其控制的企业存在极高的信用风险。

通过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查询可知,失信被执行人在政府采购、融资信贷、市场准入等方面将受到全面限制,其控制的企业往往存在资金链断裂、履约能力不足等问题。张紫星能够继续操控华夏水务并开展大规模诈骗,反映出企业登记监管存在漏洞,也提醒公众:在参与任何投资项目前,通过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查询实控人信用状况,是防范风险的重要步骤。

架构设计的风险隔离

为逃避监管与未来追责,华夏水务疑似采用 “母公司 + 空壳子公司 + 关联网贷平台” 的架构设计。一方面,通过多个关联公司分散业务风险,将非法集资与网贷业务拆分到不同主体;另一方面,利用有限责任制度隔离核心责任人,即使部分公司被查处,核心团队仍可通过其他主体继续运作。

这种架构设计在近期爆雷的康养骗局中频繁出现。2025 年 7 月立案的山屿海集团案中,犯罪团伙通过 18 家关联公司构建 “康养旅居 + 房产托管 + 金融理财” 的复杂版图,最终导致 40 亿元资金无法兑付。“元气先锋” 项目的架构设计显然借鉴了这种模式,为后续的网贷收割埋下伏笔。

危害延伸:从财富收割到债务陷阱

随着庞氏机制逐渐失灵,“元气先锋” 骗局已从单纯的财富收割,演变为通过网贷平台制造债务陷阱的新阶段。这种 “诈骗 + 放贷” 的复合模式,将受害者推向更深的财务深渊,其危害呈现出扩散性与持续性特征。

网贷平台的 “二次收割”

为解决资金链紧张问题并扩大受害者基数,华夏水务疑似成立关联网贷公司,以 “授信支持”“资金周转” 名义诱导水机用户办理贷款。实际操作中,这些贷款往往存在三大陷阱:

  1. 隐藏费用

    :表面年化利率 15%-20%,但通过收取 “服务费”“担保费”“会员费” 等,使综合费率飙升至 36% 以上,远超金融监管总局规定的 24% 司法保护上限;

  1. 强制绑定

    :用户若不办理网贷充值,将被限制使用水机(即 “不充钱就不出水”),形成 “用贷款维持骗局参与资格” 的恶性循环;

  1. 信息滥用

    :以 “授信评估” 名义收集用户身份证、银行卡、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存在被用于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风险。

这种模式导致许多受害者不仅损失养老金,还背上沉重债务。部分用户为偿还网贷,被迫借高利贷,形成 “网贷 – 高利贷 – 债务危机” 的死亡螺旋,彻底失去翻身机会。

社会风险的传导效应

“元气先锋” 骗局的危害已超越个体财务损失,呈现出明显的社会风险传导特征:

  • 家庭矛盾激化

    :许多受害者瞒着家人投资,债务爆发后导致家庭破裂。某受害者家属在投诉中表示:“老人把养老钱投进去还借了网贷,现在每月要还 8000 多元,儿女只能卖房偿债”;

  • 群体维权困境

    :由于受害者分散在全国各地,且部分人因 “拉过亲友加入” 不愿报警,导致维权力量分散。参考舜辰老年公寓案的经验,此类案件受害者往往超过 4000 人,但最终能追回的损失不足 30%;

  • 信任体系破坏

    :骗局利用 “退伍军人”“老年人” 等身份标签实施诈骗,严重破坏社会信任基础,导致正规养老服务、净水设备推广也受到波及。

防范与维权:构建三道 “防火墙”

面对 “元气先锋” 这类复合型骗局,单纯依靠事后打击远远不够,需要受害者、家庭、社会形成合力,构建事前防范、事中识别、事后维权的三道 “防火墙”。

事前防范:建立 “三不原则”

老年人及退伍军人群体在面对投资项目时,应严格遵守 “三不原则”:

  1. 不迷信 “特殊身份”

    :警惕任何以 “退伍军人专属”“国家扶持”“军民共建” 为噱头的项目,此类宣传多为诈骗伪装;

  1. 不相信 “稳赚不亏”

    :根据金融规律,年化收益率超过 8% 的项目就存在风险,超过 15% 的必然是骗局。“投入 10 万一年变 38 万” 的承诺,年化收益率高达 280%,明显违背经济常识;

  1. 不隐瞒 “重大决策”

    :规定 “5 万元以上投资必须与子女商量”,并通过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查询企业实控人信用状况,通过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核实企业参保人数、实缴资本等关键信息。

事中识别:警惕 “四类信号”

当参与项目出现以下四类信号时,应立即停止投入并报警:

  1. 资金门槛提升

    :如 “不充钱就不出水”“交更多押金才能提现” 等,此类要求本质是诈骗团伙资金链断裂的表现;

  1. 奖励机制变异

    :从 “推荐奖励” 变为 “强制拉人”,或承诺的奖励无法兑现,后台数据被篡改;

  1. 关联网贷要求

    :以 “资金周转”“提升收益” 为由,诱导办理平台关联网贷,尤其是要求绑定多张银行卡的情况;

  1. 宣传口径变化

    :从 “产品疗效” 转向 “政策扶持”,或频繁更换公司名称、办公地址,这些都是跑路前的典型征兆。

事后维权:掌握 “四步流程”

一旦发现被骗,受害者应立即启动维权程序,遵循 “四步流程”:

  1. 固定证据

    :收集合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讲座视频等所有与骗局相关的证据,尤其是涉及 “治病疗效”“收益承诺” 的书面或录音材料;

  1. 集体报案

    :通过建立受害者微信群、QQ 群等方式集中维权力量,推选代表与公安机关对接。参考融安县市场监管局的成功案例,集体投诉更易引起监管部门重视,该案最终为三位老人全额挽回 9740 元损失;

  1. 金融自救

    :对已办理的网贷,可依据金融监管总局 2025 年 4 月发布的新规,要求平台出示综合费率计算明细,对超过 24% 的部分拒绝支付;若遭遇暴力催收,立即向银保监会投诉(投诉电话 12378);

  1. 法律救济

    :在刑事案件侦查的同时,可咨询律师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华夏水务及相关责任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特别注意查询张紫星及核心团队的财产线索,包括房产、车辆、银行账户等,为后续执行做准备。

监管建议:堵住 “制度漏洞”

“元气先锋” 骗局的蔓延,暴露出当前监管体系在防范针对特定群体诈骗方面的不足。建议监管部门从三方面完善制度:

  1. 建立重点人群保护机制

    :对面向老年人、退伍军人的理财、养老、健康类项目实施备案制,要求企业提前披露实控人信息、资金流向、风险提示等;

  1. 加强跨部门协同监管

    :市场监管、公安、金融监管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 “净水机 + 高收益”“康养 + 理财” 等组合型产品实施重点监测;

  1. 推动风险教育下沉

    :联合社区、老年大学、退伍军人服务站等机构,开展针对性的防骗宣传,用王飞等真实案例提高目标群体的风险意识。

“元气先锋” 水机骗局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瞄准老年人与退伍军人的财富陷阱。在这场与诈骗团伙的持久战中,唯有擦亮双眼、守住底线,才能让养老金真正成为安享晚年的保障,而非庞氏骗局的 “祭品”。记住:所有承诺 “躺赚” 的项目,最终躺赚的只有骗局设计者;所有号称 “神奇” 的产品,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