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股民的炒股日记
记录分享炒股历程

大数据会让偷税案件无处遁形,芜湖伊莱美整形因断电断网露马脚

税网恢恢,疏而不漏。

 

这一次,栽跟头的是芜湖伊莱美整形外科医院以下简称芜湖伊莱美整形

 

2套系统2套账

 

据中国税务报报道,近期,国家税务总局芜湖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依法查处了芜湖伊莱美整形偷税案件。经查,该医院通过设置内外两套账、隐匿收入、进行虚假纳税申报,偷逃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费,并少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合计130.48万元。最终,税务机关依法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以罚款,总计235.18万元。目前,所有款项均已追缴入库。

 

案件尘埃落定,但过程耐人寻味。

 

一家地处芜湖核心地段、内饰豪华、客流量不小的医美医院,账面上却几乎看不到什么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连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也低得反常。这鲜明的反差,本身就是一道巨大的“风险提示符”。大数据时代,这种“生意红火却税收冷清”的异常,在税务系统的数据分析下,几乎无所遁形。

 

然而,真正让这场稽查上演戏剧性一幕的,是检查过程中的一次“意外”。

 

当检查人员开始核查医院信息系统时,现场突然遭遇断电断网。故障排除后,系统界面看似一切如常,数据也与申报情况基本吻合。但经验丰富的稽查人员没有放过这个细节——执法记录仪的录像清晰显示,断电前后,系统界面虽然相似,但标识明显不同,数据也对不上。

 

这哪里是意外断电?分明是有人紧急切换了系统!

 

在铁证面前,医院负责人不得不承认,他们日常收款和扣划客户预付卡消费,使用的其实是另一套独立的“经营管理系统”。而那套“合规”的财务系统,不过是专门用来应付检查、虚假申报的幌子。

两套系统,双面人生。自以为技术高明,却在一场人为制造的“故障”中露出了马脚。

事情到此并未结束。芜湖伊莱美整形方面辩称,两套系统数据差异巨大,是因为经营系统中记录了大量“免税医疗服务”。检查人员没有轻信,而是联合卫生健康部门,深入现场,依据医疗器具、手术项目等标准,对医院收入项目逐一核实、严格甄别,最终将不符合免税标准的医美服务项目精准筛查出来,还原了真实的应税收入。

更深入的调查揭开了资金流向的迷雾。

经营系统显示,芜湖伊莱美整形近年收款过亿,扣划客户消费近亿,而对公账户实际收款并申报的收入,却只有五千八百余万。那巨额的资金差额流向了哪里?答案浮出水面:微信、支付宝,以及数名员工的个人账户。通过这种公私账户混同、公款私存的方式,医院成功隐匿了大量营业收入。

此外,稽查人员顺藤摸瓜,发现该医院还通过大额现金支付专家薪金、用私人账户支付外聘专家劳务费等方式,逃避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义务。

链条完整,证据确凿。在层层剥笋般的稽查下,这家医院设置两套账、隐匿收入、虚假申报的违法事实,被彻底坐实。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明确定义了“偷税”行为,并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不仅追缴税款、滞纳金,还要处不缴或少缴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对于应扣未扣税款的行为,《个人所得税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也对扣缴义务人设定了明确的罚则。

%title插图%num

企查查数据显示,芜湖伊莱美整形是黄俊强投资的个人独资企业。黄俊强还持有芜湖伊莱美美容美体有限公司100%股权、芜湖伊莱美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70%股权、芜湖伊莱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60%股权、芜湖伊莱美整形外科医院有限公司20%股权。

多次被行政处罚

值得说明的是,芜湖伊莱美整形并非第一次被行政处罚。

据行政处罚决定书《皖芜卫传罚﹝20242号》披露,芜湖伊莱美整形因违反传染病防治相关规定被芜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处以2000元罚款。

2024429日,市卫生健康委在日常检查中发现该院存在两项违规行为:一是检验科采血窗口使用过期的消霸王牌碘伏消毒液进行抽血前皮肤消毒,违反《皮肤消毒剂通用要求》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的相关规定;二是该院在未办理二级实验室备案的情况下,擅自开展涉及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螺旋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四项病原体的检测并出具检验报告。目前,该院已因上述违法行为受到相应处罚。

根据皖芜卫医罚﹝20205行政处罚决定,芜湖伊莱美整形在2020827日接受医疗质量与服务督查时,被发现存在三份住院病历长期医嘱单中对手术患者开具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注射用氨曲南,相关责任医师为主治医师徐世龙和住院医师陶红。芜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中医药管理局)依法对该院作出警告,并处以人民币8000元罚款

依据皖芜卫职罚〔20196文件,芜湖伊莱美整形在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中,因未按规定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即开工建设,且未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控制效果评价,防护设施未经验收合格便自2015年投入使用,被芜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警告

根据()食药监械罚〔20184行政处罚,芜湖伊莱美整形因使用未依法注册的医疗器械,被芜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处以罚款20000元,并拟罚没相关物资。

依据镜市监罚字[2018]32文件,芜湖伊莱美整形因违反相关法规被芜湖市镜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22000元罚款。

根据芜工商罚字[2015]702行政处罚,芜湖伊莱美整形因虚假宣传行为被芜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40000元罚款。

依据芜工商处字〔20152文件,芜湖伊莱美整形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构成虚假宣传,芜湖市工商局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罚。

清扬君点评:

芜湖伊莱美整形的案例,绝非孤例。它向所有市场主体发出了一个强烈信号:在税收监管正从“以票管税”迈向“以数治税”的今天,任何企图通过隐匿收入、设置账外账、滥用私人账户收款等手段偷逃税的行为,其操作空间正被急剧压缩。大数据分析如同高悬的明镜,任何财务异常都难逃其法眼;而资金流的追踪、多部门的联动协查,更让违法行为的伪装层层剥落。

想靠“小聪明”在税收上动手脚?一次意外的“断电”,就可能让你全线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