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股民的炒股日记
记录分享炒股历程

国能App,提现一再拖延,跑路倒计时!上万人血汗钱危在旦夕,又是熟悉的关网跑路的节奏!

近两年,“国能”App的骗局愈演愈烈,线上线下铺天盖地宣传,打着“国家项目”的旗号四处招揽投资人。不少中老年人深信不疑,以为赶上了稳赚不赔的好机会,甚至把养老钱、子女结婚钱都投了进去,盼着“躺赚高收益”。

%title插图%num

你要是进过他们的会员群,就会看到满屏都是“已认购”“打款成功”“再追加十万”的消息,一条接一条,热闹得像过年。可点开头像一看,清一色是中老年用户的微信默认头像,背景是牵着手的老夫妻、盛开的牡丹花、或是全家福照片。这些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身边最信任“国家”、最渴望安稳生活的父母一辈。他们不懂什么是资金盘,分不清什么是区块链,只看到群里“天天有人赚钱”,就以为自己也能分一杯羹。

%title插图%num

也许此刻,你爸妈的手机里,正躺着这样的群聊。他们盯着屏幕,等的不是儿子女儿的回复,而是那一声“收益到账”的提示音。而骗子,正是吃准了这份朴素的信任,才敢明目张胆地收割。

关于它背后的庞氏结构和虚假包装,之前已详细拆解,这里不再赘述(往期文章链接见下),今天只想说说这次“延期”背后的真正信号。上周,“国能”App突然发布公告,称系统升级,收益全面延期。熟悉的套路,又一次上演。关于它背后的庞氏结构和虚假包装,之前已详细拆解,这里不再赘述(往期文章链接见下),今天只想说说这次“延期”背后的真正信号。

紧急预警!国能APP是彻头彻尾的骗局!国家能源集团已多次声明:从未推出!

“国能App”收益再度延期。这个看似寻常的公告背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金融骗局正在走向终局。投资者眼中的“国家项目”,实则是披着绿色能源外衣的资金盘,正悄然完成对普通民众财富的收割。

%title插图%num

第一,该平台自诞生起便建立在虚假基础之上。其名称刻意模仿“国家能源集团”简称,界面设计仿照央企官网,宣传话术充斥“碳中和”“绿色债券”“国家扶持”等政策热词。这种系统性冒用国家形象的行为,本质是利用公众对政府机构的信任实施欺诈。

%title插图%num

大量中老年用户因缺乏信息甄别能力,误将“国能App”视为官方渠道,纷纷投入养老积蓄。一位河南退休教师坦言:“看到‘国’字头,我以为稳了,结果连本金都拿不回来。”这种认知偏差正是骗局得以蔓延的社会土壤。

第二,其运营模式完全符合庞氏骗局特征。初期以日返利3%、年化超500%的虚假收益吸引用户入场。新投资者的本金被用于支付老用户的“收益”,制造盈利假象。平台鼓励用户发展下线,形成多层级推广体系,短时间内吸纳巨额资金。

2024年快到年底时,它发了个“产品调整”通知;这才一年,2025年又来一遍,还是临近年底,还是延期兑付。一模一样的话术,一模一样的节奏,连时间点都如出一辙。这不是巧合,是套路已经写进了剧本里——每到年关,就借“升级”“调整”之名,为跑路再拖一天。

%title插图%num

2024年推出的“绿色债券”置换方案,实为无法兑付后的债务转移手段。所谓债券无登记机构、无交易市场、无兑付机制,纯粹是将现金资产转化为无法流通的数字凭证。这种操作已超出普通违约范畴,属于典型的资产清零策略。

%title插图%num

第三,当前提现持续延期、系统频繁升级的表象,暴露其资金链彻底断裂的现实。2025年10月12日公告宣称“技术维护”,但同期却推出“限时高回报项目”,此举违背正常商业逻辑。正规企业不会在系统故障期间开展大规模营销。此举真实意图是借最后窗口期进行末期收割。

多地警方通报显示,该平台服务器已转移至境外,客服团队集体失联。资金流向追踪发现,大量资金通过虚拟货币渠道洗白。这标志着平台已进入跑路倒计时。

投资者情绪正从焦虑转向绝望。微信群内充斥着“求一个说法”“孩子结婚钱没了”的哭诉。有人抵押房产投入百万,如今面临家庭破裂。监管部门已明确表态,该平台未取得任何金融牌照,所有业务均属非法。法律界人士指出,此类案件追赃难度极大,资金追回率普遍低于10%。这不仅是个人财富的损失,更是对社会信任体系的严重侵蚀。

%title插图%num

国能App的资金盘一再延期提现,根本原因在于其本质并非真实投资,而是典型的庞氏骗局。所谓“延期”,不过是骗局生命周期中的标准操作,是崩盘前的最后拖延。

国能App的资金盘为何屡次延期?原因有几点:

1,资金池早已枯竭。平台承诺的“年化收益超500%”根本无法通过正常经营实现。所有所谓的“收益”均来自新用户的本金。当新增资金增速放缓,老用户集中提现时,资金链必然断裂。此时宣布“系统升级”“技术维护”,实则是为掩盖无钱可付的真相。平台已无真实现金流支撑兑付,只能靠时间换空间,拖延至彻底跑路。

2,末期收割仍在继续。越是提现困难,平台越会推出“限时高回报项目”“紧急增资通道”等新名目。这些产品收益率更高、周期更短,专为吸引最后一批抱有侥幸心理的投资者。骗子利用部分人“最后一搏”的心态,完成资金盘的终极收割。每一次延期,都伴随着新一轮的疯狂吸金,这是崩盘前的回光返照。

3,为转移资产争取时间。延期公告发布的同时,幕后团伙正将资金通过多层账户、虚拟货币等方式洗白并转移至境外。客服团队开始轮换,服务器地址频繁变更,技术团队着手销毁数据。整个系统正在为彻底消失做准备。所谓“一个月后恢复提现”,只是安抚情绪、防止集体报警的缓兵之计。

4,试探监管与用户底线。通过阶段性、渐进式的延期,平台在测试用户的容忍度和监管的介入强度。只要未出现大规模报案和官方查封,骗局就能多延续一天。这种“温水煮青蛙”策略,能最大限度延长收割周期。许多受害者在一次次“再等等”的心理暗示中,彻底丧失止损机会。

国能App的每一次延期,都是对公众信任的进一步透支。它不是技术问题,不是运营失误,而是诈骗模式走向终局的明确信号。当一个平台不再用真实收益说话,而是靠公告和借口维系时,它的结局早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