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股民的炒股日记
记录分享炒股历程

“Pi币”“冯宝成团队”“中数汇财”…..这20个“免费参与”的网络项目都是骗局,一文解析其背后的套路

今日骗局清单:《曝光!又一批诈骗APP被盯上,速查手机,当心血本无归!》

%title插图%num

一顿免费的火锅,最终让600余名老人们付出了4200万元的代价。

当“免费”成为诱饵,背后往往是精心设计的骗局。

(点击↓下图查看全文)

%title插图%num

2025年10月16日,央视《今日说法》栏目播出“免费火锅的圈套”引发广泛关注。内容揭露一个盘踞在浙江杭州的诈骗团队接待老年人火锅店免费用餐为诱饵,逐步引导老人投资所谓的“内蒙古养牛项目”。

仅仅短短半年时间就有600多名老人上当,涉案金额高达4200万元。

而这,不过是针对老年人诈骗的冰山一角。


免费挖币”、“免费听道德经,免费听养生讲座”“扫码走通道领福雨……各类打着“免费”旗号的套路层出不穷。今天,我们结合几个接到最多咨询的常见案例,详细拆解这些“免费”背后的真实嘴脸。文末总结近期比较火热的,打着“免费参与”旗号的骗局汇总名单,看完记得转发到相亲相爱一家人群。


案例一:Pi币——零成本挖矿的诱惑


Pi币自称由三个斯坦福大学毕业生创办,打着“零成本免费挖矿”为宣传点声称用户只需每24小时点击一次手机应用内的闪电按钮,即可通过手机“挖矿”赚取Pi币。

吸引老年人的核心话术是:“Pi币现在便宜,将来就是下一个比特币”。为提升所谓的“挖矿效率”,项目方鼓励用户拉人加入。每邀请一人注册,原用户的“挖矿效率”就会提升,从而获得更多Pi币。

不少老人为此动员全家注册,甚至动用多部手机参与“挖矿”。

(2025年9月,经济观察报发文“Pi币盯上银发族 “零成本挖矿”或藏陷阱”。点击↓下图可查看全文)

%title插图%num

“免费”的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风险:注册Pi相关软件需提交身份证、人脸识别等敏感信息,导致隐私在网络世界裸奔。此外,近年来多地出现针对老年人的线下Pi币会议,宣称可将其持有的Pi币质押兑换成现金,每个Pi币约值200万元%title插图%num,而参会者想要参与,需缴纳580元至上千元不等的报名费。

几年下来,真正靠“免费挖Pi币”赚钱的人寥寥无几。而项目方通过用户点击广告、买卖个人信息、拉新壮大,早已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说,免费挖币背后只是给项目方“免费打工”,让不法分子盯着“免费”人群无限收割。


案例二:冯宝成团队——借传统文化外衣行骗


冯宝成团队表面上宣讲《道德经》、传播传统文化,实则长期以“下福雨、发善款”为诱饵,操控中老年参与者。多年来,该团伙打着组建“红色民间财团”的旗号,以“免费报单”为噱头,虚构发放巨额“民族资产”的谎言,欺骗了上百万人。

2024年1月,“智天金融冯宝成团队”官方将其定性为“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

↓ 官方公布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项目及涉诈APP:(第11个就是冯宝成团队)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所谓“免费学习传统文化”,实则高层通过推荐涉诈项目、诱导购买书籍衣物、点击不明链接的广告、收集并转卖个人信息等方式牟利。众多参与者至死都未等到所谓的“福雨”。

此前,我们详细解析过冯宝成团队背后的套路,详情可点击下面链接:

“民族资产解冻”诈骗“冯宝成团队”传授道德经带你圆梦?别做梦了!领头人竟然是“老赖”!

揭秘冯宝成团队、二五财团、富强联盟等“民族资产解冻”诈骗的套路

小心!冯宝成团队、二五财团、富强联盟等“民族资产解冻”诈骗正在中老年人中蔓延

关于冯宝成,你不知道的秘密

累死数千人!这是“民族资产解冻”诈骗“冯宝成团队”做的孽!


案例三:扫码走通道——“免费”背后的信息收割


扫码走通道,是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的变种之一。这类骗局并非新鲜事物,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出现。骗子虚构历史秘密资产的故事,冒充“守库人”,伪造政府公文、委任状等材料,谎称国家即将解冻巨额民族资产。

此类项目看似无需交钱,但参与者每天需完成扫码、签到、开会等任务。在“助力国货”“民族大业”的美梦下,他们不仅奉上个人信息与时间,免费为骗子“打工”,还下载大量不明APP,甚至自费购买高价产品。


例如“中国红413扫码走通道项目”,其前身“二五德生”已被公安部定性为诈骗。该项目要求参与者提供个人信息,每日扫码签到、下载APP,并以“支持国货”为名,诱导他们在某与诈骗团伙勾结·不知名·频繁换名的电商平台大量消费,实施变相敛财。

“终谷集团扫码签到项目”前身为“仁礼集团”,虚构高额住房补贴、养老金、保险等福利,诱骗参与者提供个人信息、每日签到、学习、看广告、下载APP。


%title插图%num

吉林磐石警方曾破获一起编造“‘十四五’数字经济+养老”虚假投资项目的案件。骗子声称投资29.9元即可返利110万元,通过网店销售近10万份虚假股权书,涉及5万余人,遍布全国。

相关阅读:磐石公安揭秘民族资产解冻骗局:谎称花29.9元就能博百万

类似的还有一些虚假投资理财平台,前期免费注册填写个人信息,把你拉到一个群进行集中洗脑,后续进行收割。


案例四:免费讲座——从温情关怀到高价推销


免费讲座是另一种针对老年人的常见骗局。组织者通常以免费用品或小礼品吸引老人参加“健康讲座”“养生课程”,随后通过持续的“关怀”建立信任,最终推销高价保健品或虚假理财项目。

这类骗局的特点包括:

· 打感情牌,制造情感依赖;

· 用小礼品吸引持续参与;

· 循序渐进,从免费体验到高价投入。


为何免费项目能让老年人频频中招?

这些骗局形式各异,却都精准针对老年人的心理与现实处境:

· 对新兴技术和金融产品了解有限,易被专业话术与华丽包装迷惑;

· 渴望社会认同与参与感,容易被群组、会议等形式营造的“归属感”俘获;

· 害怕被边缘化,希望证明自身价值,参与“高大上”项目让他们感到仍在贡献力量;

· 存在养老与财富增值焦虑,面对高回报承诺难以理性判断;

· 信任权威,而骗局常伪造公文、冒充官方、邀请“专家”站台,令人难辨真伪。


免费的背后,往往都藏着更大的陷阱


请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对高回报承诺保持警惕

不轻信陌生人的投资建议,不随意下载不明APP,不签署看不懂的文件。发现涉嫌诈骗立即拨打110报警。


杭州免费火锅骗局的主犯王某,最终因集资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0万元。警方已追回部分非法所得,一些老人拿回了近九成的“投资”。

相比许多血本无归的骗局,这样的结果已属万幸。而在上述诸多“免费”项目中,很多老人至死都没有等到那场承诺中的“福雨”。


以下这些“免费”项目,都是骗局,一定要及时远离!


1、“中数汇财”涉诈APP

前期宣称无需投资一分钱,实名注册登记就可发放“追梦功臣补偿金”,后期忽悠参与者给“儿童基金会”转款,实则“儿童基金会”只是幌子,收款账户多位不知名的个人账户,就是诈骗团队变相收割。

2、假冒的“建设局”涉诈APP

前期声称注册就送1万元补助金、免费房产,后期以“缴费办卡”进行收割。

3、“双循环试点改革”扫描签到项目

也是一个扫码走通道的民族资产解冻诈骗项目,早年的循环卡骗子都已经被关小黑屋,现在依旧有骗子利用双循环卡进行忽悠。请大家远离。

4、“中国制造”涉诈APP

5、假冒的“数字人民币”涉诈APP

6、假冒的“稀土币”涉诈APP

7、“智交所”3.0涉诈APP

8、“YSM物联卡”涉诈APP

9、鑫承善

“善恒集团”被北京警方打击后更名而来。谎称可领取45万扶贫款,要求参与者扫码走通道。

10、假冒的“数字钱包”涉诈APP

11、“提振消费”涉诈APP

12、“改革圆梦”涉诈APP

13、“携老扶幼”涉诈APP

14、“富民通”涉诈APP

%title插图%num

类似的项目还有很多,前期都打着免费下载、注册的旗号,后期就找各种理由进行收割。以下这些项目都是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项目,请勿参与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15、某些心灵疗愈类课程

此类课程多数前期打着免费的旗号吸引广大参与者,后期逐步以高额学费进行收割。

16、“免费”学习短视频课程

此类骗局在各个短视频平台上大肆推广,前期声称可免费学习,后期推出“进一步”课程进行收割。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17、南派传销,特别是民间互助理财类传销骗局

前期免费听课,吃住也全免,很多人经过几天洗脑后就掏钱加入。

如前段时间我们持续曝光的,河南人参与比较多的“小盘48000、大盘14.3万,大小通做19.1万”的传销项目,为了忽悠更多新人去听课,第一次去可免费吃住,很多人想着反正不花钱去了,结果就被洗脑了。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赶紧转发给身边总被“免费”吸引的朋友,多一次提醒少一次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