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嘉亨家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亨家化”,证券代码:300955)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报告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3.46亿元,同比增长28.66%;前三季度营收8.6亿元,同比增长24.42%。生意好像越做越大,但实际上却出现了亏损: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了2950.05万元,同比暴跌1430.7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亏损面扩大到3068.44万元,同比下滑3249.08%。

简而言之,嘉亨家化虽然营收增长了,但赚的钱却没了,反而在贴钱做生意。
钱到底亏在哪里?从报表看,嘉亨家化湖州生产基地像个无底洞。
一方面,营收虽然在涨,但成本涨得更猛。前三季度营业成本7.17亿元,同比增长31.16%,比营收增幅还高。毛利率被持续挤压,嘉亨家化的解释是“销售产品结构变动、湖州嘉亨折旧摊销等固定支出增加”。说白了,就是新投产的湖州基地不但没带来预期利润,反而因为折旧、摊销等固定成本高企,拖累了整体盈利。
财报显示,2024年,嘉亨家化的化妆品设计产能为75500吨,但实际产能利用率仅为32.76%,仍有47000吨在建产能;家庭护理产品涉及产能26000吨,实际产能利用率仅为26.25%。
另一方面,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也大幅攀升。管理费用1.22亿元,同比增长约10%;财务费用1636万元,同比激增130.66%。嘉亨家化坦言,财务费用大涨是因为“银行贷款规模增加及资本化利息金额减少”。也就是说,为了支撑湖州基地的建设与运营,公司不断借钱,利息支出水涨船高。
第三,经营现金流净额为-3042万元,同比下滑245%,嘉亨家化账上货币资金也从年初的1.45亿元降至7502万元,降幅近五成,资金链明显吃紧。
应收账款从年初的2.53亿元猛增至4.21亿元,增幅66.58%。这说明公司在扩张过程中,可能为了抢市场放宽了信用政策,回款压力加大,风险也在积累。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财报是嘉亨家化自2024年11月宣布“二代接班”后交出的首份三季度财报。
2024年11月21日,嘉亨家化完成核心交接。创始人曾本生获授“终身名誉董事长”后正式交棒,其子曾焕彬接任董事长与法定代表人。同时,其女曾雅萍也进入董事会,出任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曾氏家族完成了新一代的管理布局。这一人事变动,无疑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挑战。
但从财报数据来看,二代接班后的嘉亨家化并未能迅速扭转业绩下滑的趋势。相反,嘉亨家化在营收增长的同时,净利润却出现了大幅亏损。
这不禁让人对新一代管理层的经营能力和战略眼光产生质疑。如何在保持营收增长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成为摆在二代管理层面前的一道难题。
从战略上看,嘉亨家化投入湖州基地本是为了扩大产能、提升竞争力,但从三季报来看,这个基地目前更像是一头“吞金兽”——投入大、产出慢、效益低。在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普涨的背景下,嘉亨家化能否尽快让湖州基地实现盈利,已成为决定其未来走势的关键。
目前来看,嘉亨家化正处在一个“以利润换市场”的阵痛期。营收增长虽好看,但若不能尽快扭转亏损局面,资本市场恐怕很难持续买单。接下来,嘉亨家化是否调整经营策略、控制成本、优化现金流,将直接考验管理层的智慧。
毕竟,光有营收没有利润的故事,在今天的市场里,已经越来越难讲下去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皆妙笔


















